栏目导航

经济学很空泛,有点假大空,不会学到实质性的技能,学经济类的数学必学而且要学好。目前金融类有点饱和,要么学校好要么家里有背景,不然不怎么建议来。如果感兴趣,其实可以在学其他专业的时候多关注这门专业。经济学基础课程就是微观宏观经济学、高数线代概率论等。如果是普通一本普通本科,就业可能会更面向银行保险销售这类工作。

# 山东财经大学 # 经济学

1.寒暑期抓紧机会去北上广深大城市实习。经济学专业在东北这些地区缺少优秀、选择多的工作岗位。2.好好学习。争取保研机会。研究生学历对经济学专业来说可以提高你的职场天花板上限3.多多尝试不同岗位选择,很少人能在刚毕业就知道自己的职业方向的,所以不要迷茫,相信自己!

# 吉林大学 # 经济学

从我转专业开始,人生才有转机。我属于超高分进入这个学校的,为了航空报国,最后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工程学。我做过党工部门一把手(大一下就执掌60人的党工委),现在离开那些所有的聚光灯和光鲜亮丽,皈依学术研究。从心路历程来说,我给经济学,立志于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写给学术志向者,甚至也不是写给保研人)留一些建议:1.你喜欢的不一定你适合,你做决策的时候不能只考虑兴趣和喜爱,你要考虑自己的优势。你擅长的你迟早喜欢,不要用己之短搏他人之长,否则拼尽全力你也很可能只是一个不入流的悲情配角;2.我参加过一众所谓的国AB竞赛,所谓的什么调研报告。省级奖项很容易拿,没意义(我只做与学术有关的,商赛一概不参加,创业类一概拒绝,精力有限)。一开始立志于社会科学学术的,我建议,参加四大社调,尤其是CHARLS项目,在CHARLS你一个星期学到的比整个挑战杯全程都多,哪怕你是所谓的挑战杯队长。在CHARLS,你将会看到一个最真实的中国,你会明白真正的PPS抽样,三阶段抽样,GIS抽样是什么,伦理调查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调查质量控制。你会学到如何用STATA做微观经济研究,发展经济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等等,你还会学到怎么量血压,怎么和政府部门打交道,不一而足;3.哪怕你出身不好(我来源于双非,我更能理解到这种痛感),走出去,把自己的资源配置出去,不要以为自己学校的哪个老师多么多么厉害,不排除有这种很强的老师,但别把自己脖子扭酸了。双非和好学校的差距(我只说社会科学),全方位的,来源于人文素养,来源于研究直觉,来源于“道”(我会再后面说这个问题),多去和更高层级的人对话,正视差距,而不是我学校不好我就是这样。出校门后你不是在自己学校这个澡盆子里大战,所以不要天真;4.技术易学,不要为自己会几行计量经济学代码沾沾自喜,你那个百行代码的总经历加上没做过自主选择研究方向面对数十万行积累,拥有强大数据处理能力和理论积累的同龄人(我不骗你,是同龄人,而不是教授导师这种级别),不值一提。术学多了,自然膨胀,也马上面临天花板,突破不了,自然搞不了学术,学术是思想,是“道”,不是术;5.长期主义,不要短视,既然下定决心走科研,和学生工作和聚光灯和所谓的鲜花掌声决裂吧;6.真正的学术,不是论文,论文只是一种形式,关键在于思想的深度。不要把形式当成了事物本身;7.这个可能属于经济学的绝学了,这后面的我写给本专业的人看的。经济学的本质,四个字“理性选择”,那何谓理性?一个个体或一个群体在给定时点上,面临特定预算约束下,会做出最符合自己心意的选择,这就叫理性。这一个解释可以把最无私奉献者,和最利己主义者纳入理性框架,只有理解到了这个,才能进入并理解“经济学的帝国主义”。那理性选择的本质是什么呢?是价格理论。何谓之价格?须知,价格不需要依托市场交换就存在!价格的本质是机会成本,trade off存在就会有价格,而不是市场。这个是经济学的底层逻辑,需要去“悟道”。如果你能理解得了这个,你将远超这个领域内绝大多数人,站在顶端。8.道可道,非常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掌握方法论是学习知识的关键,你没学会方法论,就别说自己学到了知识,你只是学到了知道,你只是“晓得”,仅此而已。做研究时,常怀“常无”心态,不要套现有理论去分析问题。先学会问:这个事情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谁是决策者,决策者的目的是什么,决策者面临的预算约束是什么等等,这就是研究对象或事物的“本体”;9.说一些“吃饭”的问题,文章还是得发的对吧。记住,不要发注水文,知网普刊起发(核心有就更好,但不见得所有人都有这个资源,能力可能是到位的,但是由于其他一些原因,我相信大家都知道的),别把自己文章丢其他地方去。一开始就要养成高标准严要求的习惯,别去做假大空,XX正确的东西。

# 南昌航空大学 # 经济学

初入大学的学弟学妹还是要卷一卷,可以的话,把成绩搞上去,争一争保研的机会,考研的话也要尽早准备,总体来看,我们学校的考研保研情况,主要成功在财经类的双非,财经不是很强的211乃至985,其实难度都是很大的,所以在大学还是要尽可能多一些经历,参加一些比赛丰富简历,积累经验,考证也是很必要的,在经济状况良好且自己能力可以的情况下,要考虑考证,并且可以的话把英语学好,或者学小语种,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也要尽量多一点实习,实践出真知。

# 华中农业大学 # 经济学

首先!经济学不是文科!不是文科!不是文科!要学数学!要学数学!要学数学!其次,我觉得如果未来有读研深造的想法,本科学习经济学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因为经济学是所有经济类学科的基石,是基础理论。只有打好基础,未来的学习才能更加畅通无阻。而且我个人认为,从非功利角度看,经济学专业带给我的更多的是用经济眼光和经济学思维去看待世界,我觉得这种思维在时候的工作生活中都会对我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读研深造来说,我觉得本科学习经济学,深造的方向选择也是比较广泛的,商科类的基本都可以选择,而且相对来说会有比较好的基础,因为至少从我们学校的课程设置来看,从会计到金融再到财政,世界经济,国际经济这些考研的热门方向都有涉猎,可以在本科这些课程的学习中寻找自己的兴趣点。就业的话,从我们学校来说,考公,四大,金融行业基本都是没有什么限制并且很热门的。如果以后想从事金融行业的话,可以在本科期间学一学CFA FRM之类的证书,从事会计行业的话就开始准备初会 CPA ACCA等证书,来缩小一些和这些专业学生在简历上体现出来的本科专业上的差距,但其实这些证书不管是什么专业的迟早也都要考,没什么特别大的差别。比赛的话,因为我所在的是财经类院校,感觉在大挑小挑这种比赛中的竞争力不是很强,因为同学全部都是财经类专业,没有什么复合技能,因此就没有怎么参加过各类比赛,毕竟模式创新真的很难。如果是在综合类大学读书的朋友们可以多多尝试各类比赛,为项目注入经济学思维。但其实学校也会有一些针对于财经类的比赛比如模拟炒股大赛啥的,挺有意思,也有奖金,就是本人笨蛋,一路绿灯哈哈哈~最后 经济学真的好有意思啊(除了计量)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经济学

本建议主要针对双非院校的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尤其是经济学科并不是该校强势学科的情况下):第一,大学四年认真对待每一门科目,尽可能取得好的成绩。无论什么层次的学校,它的课程设置一定是经过教授和老师们的深思熟虑的,有其合理性与科学性,不要人为地定义哪一个科目不重要。尽可能地保证分数足够高,如果有一天你决定去读研,那么保研是一条相对考研轻松得多的一条路(只考虑比例的情况下),而保研则主要与学习成绩有关。第二,大一尽可能地多阅读专业相关的通识书籍,尤其是经典著作,比如经济学原理、国富论、利息通论等,了解经济学学科的来龙去脉与体系发展,一般的专业课程设置都会将经济学说史这门课在大三开设,但我认为有必要提前了解学科发展,因为经济学是社会科学,它的发展跟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为什么经济学理论的假设在不断发展,就是因为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如果不了解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就很难理解为什么经济理论会有这样那样的假设。第三,大二明确自己关于本学科的兴趣,如果非常不感兴趣一定在有机会的情况转专业,不要犹豫,否则大学四年会非常痛苦。如果继续选择在经济学领域学习,那么开始尝试阅读更加专业的经济学书籍,比如曼昆的宏观经济学、范里安、萨缪尔森的中级微观经济学等等,并且关注现实问题与经济理论的结合,同时这一时期应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是否考研等问题,如果明确不考研也要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第四,大三应确定自己是否考研,如果决定考研则心无旁骛,尽快备考,尤其是数学基础薄弱的同学,时间拉长一点没有关系,多练习多做题少听课(不是不听课,有选择的听课,不要把听课当做自己不做题的借口),专业的备考可以找已经上岸的师哥师姐请教,包括选择专业与择校,个人建议如果将来不打算在学术领域深耕,一定要考一个好学校,这个好学校没有统一定义,有可能是985211这种传统意义上的好学校,也有可能是双一流院校,或者经济学科强的专业院校,比如央财上财中南财经东北财经等,也有可能是比你本科学校好一些的院校,根据自己的实力选择,不要人云亦云,经济学国家线水涨船高不要浪费自己的时间与分数,但有一点是尽量不去不如自己本科学校的高校读研。如果决定不考研,也要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都去了证券业、银行业工作,还有一些从事财务管理工作,也有一些离开了经济学领域,比如我的本科是师范院校,我有很多同学就去当了老师(教育机构居多),无论你做什么选择,都要尽快考取职业相关的资格证,其实关于证书的备考大二就应该进行,大三是最后的期限,另外就是尽快参与实习,尤其是高质量的实习,一步登天比较难,但是可以先从一般的实习做起,用一般的实习经验撬动更好的实习机会。第四,大四基本就一锤定音了,无论做什么选择都有一个结果了,注意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选择了一个就把它做好做实,不要考着研还想着工作,一心可以二用,但是大多数人做不到。然后就是写好自己的毕业论文,一定要认真上心负责,现在本科论文也要送盲审,质量太差会让你拿不到毕业证,一定要上心。最后,一些小问题,参与社团的问题,找自己的兴趣所在,参加一个就好,注重体验感和合作精神,毕竟只是爱好不建议浪费太长时间。学生工作,如果不是想进体制内或者考公考编的话,不建议做太多学生工作,把服务大家的机会让给更有能力和更需要的人吧,现在高校的学生工作变味的太厉害,甚至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都很难经过学生工作培养出来,更不用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才了,经历一下知道是怎么个事就得了,情商这个东西有的是机会可以锻炼,不用非得靠几个职务衬托。再就是考公的问题,因为我没考过,我考公上岸的同学基本上和考研的同学是同一时期开始备考的,现在考公难度也很大,赶早不赶晚。祝大家都能有个美好充实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 山东师范大学 # 经济学

首先感谢一下框框开启了这一活动,做了我一直想做但没能力做到的事情。我国的高等教育和初等教育之间存在着非常大的信息不对称,框框的一系列视频正在逐一填补这种信息不对称。在我看来有着非常大的意义。 先说一下本人情况,来自西部地区不发达省份,高考成绩处于211边缘(可上落后211及很好一本),理科,后选择进入一所财经类经管大坑。以下所有观点都是个人见解很主观也较浅薄,主要是我对我的大学的反思,很主观!仅!供!参!考! 1.关于择校(若要选择较为文科专业) 建议处于211边缘的考生优先选择学校,因为现在很多省份的人才引进政策、部分企业招聘都硬性要求双一流。在自身没有专业偏好的情况下,建议优先满足这些硬性条件,然后在进入学校后多去蹭课或在B站看一些专业课程,看看自己究竟对什么专业感兴趣,然后选择考研或者转专业的方式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top以下的较为文科的专业的话各个学校其实差距都不是很大,但双一流是硬性门槛,这样可以保证试错成本最小。 2.关于经济学 经济学是大类专业的命名,所有金融、会计甚至统计都是他的分支学科,可以见得它其实是这类学科的底层发展逻辑,这一特性就决定他必然十分的学术。学习经济学就是在学习用经济视角去看待这整个社会运行规律,是一整套完整的思维逻辑。学习他更多的是思维方式的提升(毕竟是底层逻辑,不能赚钱的)!因此逻辑性很强,实则偏理科。越深入学习,越感觉实在学数学,牵扯很多推导!!数学不好的姐妹慎重!! 此外经管考研很卷,周围很少有人能一战上岸很好的学校(当然这很片面,只是想证明考研难度很大)建议进了经管坑,能保研尽量保研!选择能保研的学校!!(不是每个学校都可以保研的)!!!不能保研的请提早开始学习(经管考研人很多的!!)。 关于学习方法上,想要真正入门还是建议多看论文,多写论文,文献综述也行,质量没有关系,主要在学习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课本太底层了,论文比较直观,你看得多了,你就懂经济学是干什么的了,也就明白课本究竟在研究什么了。 3.关于就业(主要指本科) 前面说了,经济学很学术,那就意味着你在学校是很少能学到实用技能的。如果选择本专业就业的话,体制外多为银行,券商、保险、事务所等专硕的对口方向。经济学本科的就业困境在于,经管方面你什么都能干,但什么都有比你更专业的人在。体制内的话进入路径还是比较多的,人行银保监,国省考,人才引进,事业单位都是有名额的,经济学在考公这一块还是很不错的。走学术的话到博士就直接进入高校了,也算是一种体制内。 非本专业就业的话,建议大三前就要想好自己的职业规划,用实习经历填充专业不对口的不足,不然就只能去干销售。 4.一点题外话(很主观很主观) 在我看来大学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三观的形成以及认识自己,明白自己的兴趣所在。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路径就是多去实践。我们在进入大学之前生活中只有高考,你感兴趣的方向、学科其实很难接触到。大学毕业后你要做很多的选择,希望大家能是在明白内心后坚定的做出某一选择,即内驱。在我看来,大学最重要的学科就是职业规划,其背后的底层是,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你所追求的是什么,这个课题很大,可能需要一辈子去探索,大学是你最自由的时候,是你最有完整的时间去干这件事的时候,希望大家能珍惜时间,和自己交朋友。

# 重庆工商大学 # 经济学

数学不好不要选择财经类,会很痛苦,而且考研卷不过人家的最终结局可能还是跨考。

# 安徽大学 # 经济学

经济学出路啥都能干,啥都不精,考研需要具备一定数学基础,考公注意大二就要准备,大三就可以参加国考,国税、财政可以考虑。或者毕业去银行,家里没关系头几年很难熬,之后收入,社会地位会高很多。

# 湖南工程学院 # 经济学

如果是本科出来就想就业的话,一定要选个好城市。

# 西北师范大学 # 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