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谁 成语什么意思

时间:2024-09-06 12:00文/学帆高考

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文同。‌文同,字与可,号笑笑居士,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他是一位著名的画家,尤其在画竹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文同对竹子的观察非常细致,无论春夏秋冬,也不论天气如何变化,他都会在竹林里观察竹子的变化,记录下竹子的各种形态。

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谁 成语什么意思

胸有成竹作品原文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蝮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时忽焉丧之,岂独竹乎?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胸有成竹的典故

胸有成竹出自苏轼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讲的是北宋时期,有一个名叫文同的画家十分喜欢竹子,不论刮风下雨、炎热酷暑、寒冬腊月,都会取竹林观察竹子的形态,一看就是好长时间,在看的时候,还会去丈量竹子的尺寸,记录叶子的形态。

在长年累月对竹子的观察之下,无论什么天气和情景下的竹子,文同都一清二楚,所以在画竹子的时候下笔即成,因为竹子的姿态早在画之前就已经在他的心里面了。

北宋画家文与可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文与文与可画竹的诀窍在哪里呢?原来可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各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刮风下雨,他都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每当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铺纸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日积月累,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下神提笔,平目观察到的各种形态的竹子立刻便浮现在眼前。

所以每次画竹,他都显得非常从容自信,画出来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当人们夸奖他的画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有个青年想学画竹,得知诗人晁补之对文与可的画很有研究,就前去请教。晁补之写了一首诗送给他,其中有两句:“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

胸有成语原意是指在画竹子之前要现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来比喻在做事之前就已经拿定了注意,十分有把握。

相关文章

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谁 成语什么意思

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文同。‌文同,字与可,号笑笑居士,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他是一位著名的...
2024-09-06

闻鸡起舞的主人公是谁 成语故事概述

闻鸡起舞的主人公是祖逖、刘琨。闻鸡起舞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于《晋书·祖逖传》,它的意思是听到鸡叫声便起床练习舞剑,常...
2024-09-10

四面楚歌的主人公是谁 讲的是什么故事

...激霸王,让他气得鼻孔喷火,头顶冒烟才好。四面楚歌的主人公主人公是西楚霸王项羽。成语四面楚歌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
2023-06-16

破釜沉舟的主人公是谁 和什么事件有关

破釜沉舟的主人公是项羽。破釜沉舟最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成语破釜沉舟是指将船只凿穿沉入河底,将煮饭的锅打碎,将所...
2023-06-18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介绍 成语出自哪

...的历史故事,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完璧归赵的主人公是谁完璧归赵的主人公是蔺相如,完璧归赵是说蔺相如把赵国的和...
2023-06-18

一字千金的主人公是谁 历史典故是怎样的

一字千金的主人公是吕不韦,他主持编纂了《吕氏春秋》,并且将这本书贴在咸阳城门上,声称能改动一字者赏千金,于是经过后人...
2024-01-25

图穷匕见的主人公是谁 有什么典故

主人公是荆轲,主要讲述的是荆轲刺杀秦王的故事。燕国的太子丹为了反抗秦朝,决定以献宝的名义让荆轲和秦舞阳去拜访秦始皇,...
2023-06-16

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谁 有什么典故

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赵括。赵括他从小酷爱学习兵法,谈论起兵事来头头是道,在长平战役中,秦国对赵国用了反间计,赵国让赵括...
2023-10-27

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谁叫什么 相关故事介绍

纸上谈兵所讲述的主人公是赵括,是战国时期的人。经历了长平之战,赵国中了反奸计,此时才重用赵括去代替一员老将。这场战役...
2023-06-18

四面楚歌故事介绍 主人公是谁

四面楚歌的主人公是西楚霸王项羽。楚汉战争时期,在谋士张良和大将韩信的帮助下,刘邦的军队将楚军团团包围,困之于垓下。虽...
2023-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