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公转产生的意义 周期是怎样的
地球公转使得地球产生四季和五带即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地球的公转使得太阳高度和地球昼夜长短产生变化从而导致地球表面出现了有着共同特点的地区。以下是编辑的整理,大家可以参考。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由于太阳直射点的不断移动,太阳直射地表的位置也不同。具体运动情况是:春分日太阳直射点照射在赤道上,夏至日直射在北回归线上,秋分日照射在赤道上,冬至日照射在南回归线上。
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就是整天中地方时为12点时的太阳高度角,也是整天中较大的太阳高度角。对于全球来讲,太阳高度角在同整天中变化规律是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就是越靠近太阳直射点,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反之越小。
三、产生四季和五带。正是因为太阳直射点位置的不同,地球的不同纬度接受的太阳辐射也不相同,依据接受太阳辐射的差异,把地球上的温度带划分为五个:即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这里所说的四季不是我们生活中的四季,而是天文四季。天文四季的划分主要是依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来划分的。
地球公转的周期
地球公转的周期有两个,一个以太阳为参照物,叫回归年,时间是365日5时48分46秒;
一个以恒星为参照物,叫恒星年,时间是365日6时9分10秒。恒星年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地球公转就是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TheEarthrevolutionaroundsun)。
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地球的公转这些规律从地球轨道、地球轨道面、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周期和地球公转速度和地球公转的效应等。
地球公转轨道和方向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所经过的路线上的每一点,都在同一个平面上,而且构成一个封闭曲线。这种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所走的封闭曲线,叫做地球轨道。如果我们把地球看成为一个质点的话,那么地球轨道实际上是指地心的公转轨道。
严格地说,地球公转的中位位置不是太阳中心,而是地球和太阳的公共质量中心,不仅地球在绕该公共质量中心在转动,而且太阳也在绕该点在转动。但是,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地球只不过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太阳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33万倍,日地的公共质量中心离太阳中心仅450千米。这个距离与约为70万千米的太阳半径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的,与日地1.5亿千米的距离相比,就更小了。所以把地球公转看成是地球绕太阳(中心)的运动,与实际情况是十分接近的。